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明纬电源服务商    

明纬开关电源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  • 邮件:18576370666@163.com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两台电机同时回原点的问题!
新闻中心
两台电机同时回原点的问题!
发布时间:2025-10-17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两台电机同时回原点(回零)是自动化设备中常见的同步控制需求,需解决 “启动同步”“动作同步”“到位信号同步响应” 三个核心问题,避免因回零速度、减速时机差异导致的位置偏差。以下从控制逻辑实现方法常见问题三方面详细说明:

一、核心控制逻辑:确保 “启动 - 运行 - 停止” 全流程同步

两台电机同时回原点的核心是:同一时刻启动回零指令,采用相同的回零模式和参数,等待两者均触发原点信号后再结束回零。具体逻辑如下:

  1. 同步启动:通过同一触发信号(如按钮、PLC 指令)同时向两台电机的驱动器发送回零指令;

  2. 参数一致:两台电机的回零模式(如接近开关 + 编码器 Z 相、编码器 Z 相单回零)、回零速度(快速寻零速度、慢速定位速度)、减速阈值需完全相同;

  3. 同步停止:仅当两台电机均检测到原点信号(如接近开关信号 + Z 相脉冲)并完成定位后,才判定回零完成,避免单台到位后提前结束。

二、分场景实现方法(以 PLC 控制为例)

1. 采用相同回零模式(推荐:接近开关 + 编码器 Z 相,高精度)

适用于对回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(如双轴同步机构、龙门架),需两台电机均配置原点接近开关(如 PNP 型常开)和编码器。

(1)硬件接线(以 PLC + 伺服驱动器为例)
  • 原点信号:两台电机的接近开关信号(如 X0、X1)接入 PLC 输入,用于检测 “接近原点”;

  • 编码器 Z 相:驱动器的 Z 相脉冲信号(如伺服报警 / 到位信号)接入 PLC(X2、X3),用于精确定位;

  • 回零指令:PLC 通过同一输出信号(如 Y0)或同时输出两个指令(Y0、Y1)控制两台驱动器启动回零(需确保指令同时生效)。

(2)PLC 程序逻辑(梯形图核心步骤)

ladder

// 回零启动条件:回零按钮(X10)按下,且系统未在回零中(M0=0)
LD     X10
AND    NOT M0
SET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0=1:回零过程标志
OUT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电机1回零指令(伺服ON)
OUT 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电机2回零指令(同时启动)

// 检测两台电机是否均触发原点信号(X0:电机1原点,X1:电机2原点)
LD 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回零过程中
AND    X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电机1到位
AND    X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电机2到位
SET    M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M1=1:双轴均到位

// 回零完成:关闭回零指令,复位标志
LD     M1
RST    Y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电机1回零结束
RST    Y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电机2回零结束
RST    M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清除回零过程标志
OUT    Y1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 回零完成指示灯
(3)关键参数设置(驱动器端)
  • 两台驱动器的 “回零模式” 设为 “接近开关减速 + Z 相定位”(如松下伺服 Pr5.00=3,三菱伺服 Pr20=5);

  • 快速回零速度(如 3000r/min)、慢速定位速度(如 500r/min)需相同,确保两台电机同步接近原点;

  • 接近开关信号极性一致(均设为 “常开” 或 “常闭”,避免一台检测有效时另一台无效)。

2. 简易同步回零(仅编码器 Z 相,低成本)

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(如输送线同步回零),无需接近开关,仅通过编码器 Z 相脉冲触发回零。

(1)控制逻辑
  • PLC 同时向两台电机发送 “回零指令”,电机以设定速度旋转;

  • 当各自编码器检测到 Z 相脉冲(一转一次)时,驱动器自动减速停止,完成回零;

  • PLC 需等待两台电机的 “回零完成信号”(驱动器输出)均有效后,判定同步完成。

(2)注意事项
  • 需确保两台电机的 “回零基准位置” 一致(如 Z 相脉冲对应的机械位置相同),否则会累积偏差;

  • 回零速度需相同,避免一台先到 Z 相、另一台后到导致的时间差。

3. 通讯控制(多轴同步,如 PROFINET/EtherCAT)

若通过总线通讯(如西门子 PLC+PROFINET 控制两台伺服),可通过 “同步指令” 实现更高精度的同时回零:

  • 在 PLC 中调用 “多轴同步回零块”(如西门子 S7-1200 的MC_MoveHome块,同时关联两个轴);

  • 通讯周期需≤1ms,确保指令同时下发到两台驱动器;

  • 回零完成信号通过总线反馈,PLC 等待两轴状态均为 “HomeDone” 后结束。
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

1. 两台电机回零不同步(一台先到,一台后到)

  • 原因

    • 回零速度不同(如电机 1 设 3000r/min,电机 2 设 2000r/min);

    • 原点开关位置偏差(机械安装误差,导致一台先触发);

    • 电机负载差异(负载重的电机加速慢,延迟到位)。

  • 解决

    • 统一回零速度、加速时间参数;

    • 调整原点开关机械位置,确保两台电机到开关的距离一致;

    • 若负载差异大,增加 “预同步” 逻辑(让负载重的电机提前 50ms 启动,补偿延迟)。

2. 回零完成后两台电机有位置偏差

  • 原因

    • 编码器 Z 相相位偏差(两台电机 Z 相脉冲对应的机械角度不同);

    • 减速定位参数不同(如电机 1 减速距离 10mm,电机 2 减速距离 8mm);

    • 原点信号响应时间差异(开关信号滤波参数不同,导致检测延迟)。

  • 解决

    • 机械上校准两台电机的 Z 相位置(通过联轴器微调);

    • 统一减速距离、滤波参数(如接近开关滤波时间均设 20ms);

    • 采用 “二次回零”:第一次粗定位,第二次以极低速度(如 100r/min)重新回零,消除偏差。

3. 回零过程中一台报警(如过冲、未找到原点)

  • 原因

    • 单台电机原点开关损坏(信号未触发,导致超时报警);

    • 机械卡阻(某台电机无法移动,触发过载报警);

    • 回零方向错误(一台正向回零,一台反向,导致一台找不到原点)。

  • 解决

    • 单独测试每台电机的回零功能,排除硬件故障;

    • 检查回零方向参数(确保两台均设为 “正向” 或 “反向”);

    • 增加 “单轴报警联动” 逻辑:若一台报警,立即停止另一台,避免联动机构损坏。

四、关键设计原则

  1. 参数一致性:回零模式、速度、加速度、减速距离、信号滤波等参数必须完全相同;

  2. 信号同步性:启动指令需同时下发(避免 PLC 输出延迟,可通过同一输出点控制两个驱动器);

  3. 容错机制:增加超时检测(如 10 秒未完成回零则报警)、单轴故障联动停止功能;

  4. 机械配合:确保两台电机的负载、传动机构(如丝杠螺距、齿轮比)一致,避免机械差异导致的同步误差。

通过以上方法,可实现两台电机的高精度同步回零,核心是 “参数统一 + 信号同步 + 机械匹配”,根据设备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回零模式(带接近开关或纯 Z 相),并通过 PLC 逻辑确保同步启动和停止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