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台电机同时回原点(回零)是自动化设备中常见的同步控制需求,需解决 “启动同步”“动作同步”“到位信号同步响应” 三个核心问题,避免因回零速度、减速时机差异导致的位置偏差。以下从控制逻辑、实现方法、常见问题三方面详细说明:
一、核心控制逻辑:确保 “启动 - 运行 - 停止” 全流程同步
两台电机同时回原点的核心是:同一时刻启动回零指令,采用相同的回零模式和参数,等待两者均触发原点信号后再结束回零。具体逻辑如下:
二、分场景实现方法(以 PLC 控制为例)
1. 采用相同回零模式(推荐:接近开关 + 编码器 Z 相,高精度)
适用于对回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(如双轴同步机构、龙门架),需两台电机均配置原点接近开关(如 PNP 型常开)和编码器。
(1)硬件接线(以 PLC + 伺服驱动器为例)
(2)PLC 程序逻辑(梯形图核心步骤)
ladder
// 回零启动条件:回零按钮(X10)按下,且系统未在回零中(M0=0) LD X10 AND NOT M0 SET M0 // M0=1:回零过程标志 OUT Y0 // 电机1回零指令(伺服ON) OUT Y1 // 电机2回零指令(同时启动) // 检测两台电机是否均触发原点信号(X0:电机1原点,X1:电机2原点) LD M0 // 回零过程中 AND X0 // 电机1到位 AND X1 // 电机2到位 SET M1 // M1=1:双轴均到位 // 回零完成:关闭回零指令,复位标志 LD M1 RST Y0 // 电机1回零结束 RST Y1 // 电机2回零结束 RST M0 // 清除回零过程标志 OUT Y10 // 回零完成指示灯
(3)关键参数设置(驱动器端)
2. 简易同步回零(仅编码器 Z 相,低成本)
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场景(如输送线同步回零),无需接近开关,仅通过编码器 Z 相脉冲触发回零。
(1)控制逻辑
(2)注意事项
3. 通讯控制(多轴同步,如 PROFINET/EtherCAT)
若通过总线通讯(如西门子 PLC+PROFINET 控制两台伺服),可通过 “同步指令” 实现更高精度的同时回零: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
1. 两台电机回零不同步(一台先到,一台后到)
2. 回零完成后两台电机有位置偏差
3. 回零过程中一台报警(如过冲、未找到原点)
四、关键设计原则
通过以上方法,可实现两台电机的高精度同步回零,核心是 “参数统一 + 信号同步 + 机械匹配”,根据设备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回零模式(带接近开关或纯 Z 相),并通过 PLC 逻辑确保同步启动和停止。